欢迎进入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
msa-logo.png
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
hamburger.svg
媒体关注|中国交通报: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推动船舶乘潮航行业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4-08 10:16
消息来源: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
索引号:

在全球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海运船舶大型化趋势凸显的当下,水文信息保障对通航安全与效率愈加重要。为保障北方海区大型船舶通航安全、提升航运经济效益,天津海事测绘中心(简称海测中心)组织开发了北方海区乘潮航行智能保障系统。在系统建设中,海测中心牢牢抓住党建这一“红色引擎”,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系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发挥政治优势

增强核心动力

海测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挖掘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海事测绘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发展共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创新党建学习形式,将“三会一课”与业务技术研讨相结合,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等重要论述。拓展特色党日活动载体,赴平津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党员创新活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推动乘潮航行智能保障系统建设的实践动力,凝聚起全体职工勇攀科技高峰的磅礴力量。

打造战斗堡垒,提升项目建设质效。构建“党建+项目”创新模式,确定了以水文队党支部为核心的乘潮项目攻坚小组,将党建工作延伸到项目一线。在水文数据实时采集、智能预报算法优化等关键环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搭建“党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与引航单位、港航企业、科研院校以及海测中心相关业务科室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通过组织特色党日活动、技术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建立需求收集和反馈的机制,推动系统功能持续优化,实现党建引领下的协同创新。

培养党员先锋,提升业务能力。通过导师制、内部培训、项目实践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党员干部在测绘技术、水文分析、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形成了党建引领、专业互补、协同攻关的工作格局。在此阶段,水文队共有6名青年骨干递交入党申请书,其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人。在系统开发关键岗位设立党员示范岗,示范岗成员在工作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承担系统测试、数据分析、算法优化等重点任务,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职工攻关创新。尤其是在系统测试阶段,面对复杂的测试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党员示范岗成员冲锋在前,深入海试一线,加班加点进行测试,用实际行动诠释“万里海疆、探路先锋”的使命担当。

突破发展瓶颈,攻克技术难关。技术难点在哪里,党员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在北方海区,潮汐影响极为显著,加之季节性风浪、雾霾等气象因素干扰,北方海区水深条件对超大型船舶通航构成挑战。针对这个技术瓶颈,项目攻坚小组开拓创新,采用“智能感知+数据融合+AI预测”的技术架构,成功实现了对航道水文环境的精准感知和预报,为超大型船舶通航提供了关键支持。针对高效挖掘和运用海测中心庞大数据的难题,项目小组重点攻关,深入研究数据资源利用问题,最终系统整合了40余座海测水文站和近百个海上验潮站监测数据,覆盖水域面积超5000平方公里,能够实时采集水文、气象等数据。同时融合北方海区丰富庞大的海事测绘数据库、专业权威的电子海图服务以及北斗短报文技术,可提供乘潮辅助、水文信息查询与显示、船舶助航、数据接入与解析、水动力智能预报等一系列功能,构建起全天候、全方位的乘潮保障服务,极大地提升了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便利性。

践行宗旨意识,优化服务质量。定期组织召开党建与业务融合专题会议,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同部署、同考核,强化党建责任制。深入剖析乘潮航行智能保障系统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党员干部带头攻关,以党建引领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系统服务能力。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引航单位、港航企业开展调研,了解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及时反馈给项目团队进行完善,建立了“需求收集、分析研判、技术攻关、成果应用”的闭环机制,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党建引领持续创新,不断提升乘潮系统的服务质量,用科技创新成果服务航运发展。

深化“系统+”建设

擦亮海测“金字招牌”

海测中心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有效激活了乘潮航行智能保障系统在技术创新、服务质量、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动能并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服务精准施策,智慧赋能提质增效。“党员+专家”技术攻关小组成立以来,潮汐预报关键技术极大突破,实现预报精度提升30%,数据更新频率由每小时一次提升至每10分钟一次。开发智能数据分析模块,为用户提供精准的通航决策支持,定制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党员服务先锋队根据调研结果,针对性开发“船舶智能排期”等功能模块,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乘潮航行智能保障系统在天津港等北方重要港口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航道利用率和船舶通航效率,为港航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团队聚力攻坚,“铁军”战力持续迸发。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职工队伍建设。在重大任务和关键时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攻坚克难,充分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智航绘海创新工作室”,组织开展水文专业技术培训、业务技能比武等活动,职工创新热情高涨,近两年申请专利达2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达10余篇。“党建+业务”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2024年年底项目验收前的攻坚阶段,全体党员干部连续奋战15天,圆满完成任务,展现了过硬的战斗作风。

创新品牌持续擦亮,海测影响全面扩大。坚持用户至上理念,建立24小时运维保障机制,服务响应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2024年服务满意率达100%。在服务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中,得到了港航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多次收到航运企业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多次在中国航海日、航海科技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中向社会公众和专业人士展示北方海区乘潮航行保障系统,提高了公众对航保科技的认识和了解,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和技术研讨,与同行分享经验,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海测中心还持续加强与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的交流合作,参与国际海道测量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推广中国海事科技成果,提升了中国海事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实施提升工程

激发创新积极性

未来,海测中心将继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不断探索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持续优化乘潮航行智能保障系统,为北方海区航运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在助力海洋强国、交通强国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实施“党建引领创新提升工程”,依托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党支部在重大项目中的核心引领作用。聚焦关键技术创新项目,集中资源与力量,力争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大对党员干部专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定制个性化培训计划。支持党员干部开展跨学科研究,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航保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丰富党建活动形式,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开展“党建+科技竞赛”“党建+技能比武”等活动,通过举办乘潮系统技术创新大赛、水文监测技能竞赛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积极性,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健全服务质量机制,完善服务标准体系。组建党员服务先锋队,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提升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建立科学的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优化服务质量。

                                               ——2025年4月1日刊登于《中国交通报》7版